與去年春節后“開門紅”行情相比,2017年中國甲醇市場供需基本面趨弱因素略顯偏強。當然刨除國內供應端承壓主要因素外,國際裝置檢修計劃出臺、歐美價格大漲對市場一定程度的支撐力度尚存,當前市場仍處于多空消息交織并存期
當前利空因素簡析:
供應面壓力增大明顯
節后產區企業庫壓上升明顯。經歷過2016年四季度甲醇市場大幅拉漲后,2017年春節前雖部分市場在輕庫、需求轉弱背景下有所回落,然回調空間相對有限,即節前各地交投仍處相對偏高水平,高成本原料導致下游終端節前采購積極性有限;加之節前局部甲醇企業排庫力度一般。假期間各地運力配合亦顯不足,而多地生產裝置運轉正常,整體供應端壓力上漲明顯,尤其西北、山東部分企業庫存上升尤為明顯。
青海氣頭裝置陸續重啟。目前,青海地區甲醇裝置涉及總產能為192萬噸;悉青海桂魯年產80萬噸天然氣制甲醇裝置正式于今年1月22日點火重啟,現日產1300萬噸;青海中浩年產60萬噸氣頭裝置于春節期間重啟,目前負荷提升中;青海格爾木年產12萬噸小裝置運行正常,大裝置暫未恢復。隨著區內主要生產裝置陸續恢復放量,相關市場供應面將有所增加。
河北、河南部分降負/停車裝置恢復。據了解,春節過后,河北石家莊、定州一帶甲醇生產裝置負荷有所提升,涉及企業有:正元、定州天鷺及金牛旭陽等;另河南鶴煤年產60萬噸裝置亦于假期間恢復正常,河南中新化工年產35萬噸裝置亦計劃近日恢復重啟。此外,山西宏源年產10萬噸裝置于2月初重啟,山西焦化、萬鑫達仍停車中。
需求端偏弱尚存
節后傳統下游需求遲緩。譬如,基于前期環保監查、房地產不景氣,甲醛及下游板材工廠庫存積壓明顯,短期整體庫存有待緩慢消化,終端企業復工尚存時日;二甲醚行業長期虧損,行業開工積極性亦有限。
新型下游需求一般。受前期原料甲醇持續高位,去年12月底以來,山東、華東一帶外購性MTO項目盈利不減,整體開工有所下滑,對甲醇消化形成負面影響,甚部分企業出售原料;且江蘇盛虹年產80萬噸MTO于1月份停車,浙江興興MTO于1月下旬停車檢修一個月。此外,山東陽煤年產30萬噸MTO因故障計劃近期停車檢修,為期約一周;山東聯泓神達年34萬噸MTO因催化劑問題,近日降負,2月5日停車檢修約10-15天。
當前偏多因素解析:
假期間歐美價格上漲明顯。據悉,因萊茵河水位問題,西北歐甲醇市場供應相對偏緊,市場貨緊價揚;隨著美國部分貨物流入歐洲,美國市場亦隨之攀升。另目前國際部分甲醇裝置亦陸續出臺檢修計劃,如:梅賽尼斯一套年產100萬噸一季度計劃檢修,塞拉尼斯年產130萬噸裝置4月份計劃檢修。以上因素或一定程度上支撐外盤商談。
此外,經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批準,三峽北線船閘于2017年2月2日3月14日實施計劃性停航檢修,工期40天。受此影響,悉后期川渝部分甲醇企業船運銷售將略受影響,且區內部分氣頭裝置2、3月份存檢修計劃,有待關注。
政策方面,2月3日央行進行200億7天、100億14天和200億28天期逆回購,中標利率分別為2.35%、2.5%和2.65%,均較上期上調10個基點。同時,據行業消息人士稱,中國央行上調常備借貸便利(SLF)利率,隔夜品種上調35個基點3.1%,7天和1個月品種均上調10個基點,分別3.35%和3.7%。受央行貨幣政策逐步趨于收緊、走向顯性,當天黑色等期品市場亦受重挫;日內甲醇期貨亦呈現高開低走態勢。
綜上所述,基于現階段甲醇行業供應面壓力傳導速度相對需求端恢復速度略快,短期上游端所面臨的下調動力或顯偏強,金聯創初步預計短期內地主要市場將呈偏弱窄幅下探走勢;與此同時,該趨勢亦一定程度上限制港口現貨高度。